文苑擷英

22

2025-08

【詩歌】遇見山丹丹花開

莽莽蒼蒼的黃土高原,山連著山,嶺接著嶺,交錯著溝壑縱橫的丘陵川脈。徘徊在寂靜清幽的蹊徑,我遲疑的腳步驀地駐足,一叢生長在蔓草間的山丹丹花,嬌艷挺直的閃進我的眼簾。綻放于湛天襯底的精靈,玲瓏是它們剔透的身姿;種蒔在黃土襟上的星點,朱紅是它們橙燦的霓裳。我不...

21

2025-08

在歲月轉角處與盛夏告別

當陽光穿過梧桐葉的縫隙在地上投出斑駁的光影,農諺中"梧桐一葉落,天下盡知秋"的古老智慧便悄然應驗。2025年的立秋落在8月7日,但暑熱未消的"秋老虎"仍在發(fā)威,這種"早立秋冷颼颼,晚立秋熱死牛"的氣候特征,恰恰構成了中國二十四節(jié)氣特有的...

21

2025-08

【攝影】云

像一朵云不一定溫柔但一定自由

19

2025-08

與AI共舞:在技術洪流中重塑生存坐標

人工智能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著就業(yè)版圖。波士頓咨詢公司研究顯示,全球約23%的崗位將在五年內面臨自動化替代風險,客服、翻譯、基礎編程等標準化工作首當其沖。在深圳某科技園區(qū),27歲的原AI訓練師小林看著辦公區(qū)新部署的智能標注系統(tǒng),意識到自己三年積累的標注經...

18

2025-08

【愛我國防】國防,有你有我也有他

說起國防,首先想到的就是雷達、是戰(zhàn)艦、是坦克,是這些守護著我們的武器。但國防力量又從不僅僅是這些沒有生命的武器,而是它們背后一個個鮮活的你我他。古代,生產水平低下、交通不便。要鑄造武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那需要許許多多的鐵匠頂著嚴寒冒著酷暑一錘接一錘地...

18

2025-08

【紅色旅游故事】雙手摟定的延河星火

站在西安城墻遠眺北方,蜿蜒的黃土溝壑仿佛凝固的歲月長河,將我引向那座銘刻在民族脊梁上的革命圣地——延安。列車向北,八百里秦川漸次褪去,梁峁縱橫的黃土地撲面而來,莽原粗糲,山風獵獵,像一冊攤開的厚重史書,撲面而來的不僅是黃土氣息,更是歷史深處奔涌的熱血脈搏。...

15

2025-08

觀《水餃皇后》有感——以匠心守初心 以責任筑品質

近日,公司組織觀看了電影《水餃皇后》,影片中臧健和女士從街頭擺攤的普通母親,到打造出家喻戶曉的水餃品牌,其堅守品質、永不言棄的故事,讓我深受觸動。作為電池生產公司的一名員工,我深知“品質”二字的千鈞重量,更在她的創(chuàng)業(yè)歷程中看到了與我們工作相通的堅守與擔當。...

12

2025-08

【古體詩】清風常在

落日熔金鍍樓峰,雨洗秦嶺展崢嶸。云海翻騰守正氣,航天逐夢沐清風。紀律如鐵立天地,廉心似鏡映蒼穹。

11

2025-08

11

2025-08

【散文】五刷華山

七月的華山腳下悶熱潮濕,暑氣蒸騰。第五次夜爬華山的我,本想著輕車熟路,卻因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打亂了計劃。雨水噼里啪啦砸在地上,濺起無數水花。臨近十點,雨勢漸歇,我們正欲出發(fā),卻被告知山路濕滑,景區(qū)暫閉。檢票口很快擠滿了焦躁的游客——有人仰頭望天,有人刷手機...

07

2025-08

時光的伏筆:寫給每一個在暗夜中跋涉的你

晨露擁抱朝陽,明知轉瞬即逝仍折射虹光;秋葉懸于枯枝,墜落前也要旋出最后一支舞。萬物從不因結局而放棄綻放,向上生長本身就是對生命最虔誠的禮贊。大自然從未許諾過必然的圓滿,卻用億萬年的演化史告訴我們:所有向上的姿態(tài),都是生命最動人的修辭。實驗室的燈光下,居里...

31

2025-07

【古體詩】游少華山

少華風物勝仙鄉(xiāng),水澈林青映日長。巨石臨流聽澗語,層巒環(huán)翠好納涼。青山環(huán)抱映清波,幽澗穿巖韻未央。秀色盈眸心自醉,清光漾水意偏長。暫別塵囂尋勝境,閑云照水共徜徉。愿約同游登此路,莫負林泉一段香。

30

2025-07

【散文】傘骨

梅雨季的雨總在清晨開始下。巷口的青石板上泛起水光時,老周的鐵皮三輪車就會碾過那些漣漪。車斗里橫七豎八插著長短傘骨,鐵質傘尖在雨里閃著鈍光,像一片移動的金屬蘆葦蕩。二十年前他跟著無錫老師傅學藝,那時傘骨還是竹制的。鋼片要順著竹紋削,傘面得用桐油浸過的棉布。...

29

2025-07

夏日秦嶺道上:五口之家的藍田漫記

周末,陽光正好,微風不燥,最適合來一場說走就走的自駕游。我?guī)е患椅蹇冢瑥奈寄先A州區(qū)出發(fā),向著充滿詩意與美景的藍田進發(fā),開啟一段難忘的春日之旅。我們的第一站是黑龍口。車子沿著蜿蜒的山路前行,窗外的景色如同一幅徐徐展開的山水畫卷,層巒疊嶂的山峰綠意盎然,山...

28

2025-07

星落五丈原 光耀千秋后——諸葛亮生命姿態(tài)的永恒叩問

在歷史長河中,諸葛亮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一顆星斗,雖已隕落一千七百余載,其光芒卻穿透時空,依然灼灼閃耀。他早已超越了“智絕”或“忠臣”的簡單標簽,化為一種關乎生命價值與精神高度的永恒象征。當我們將目光投向這位“鞠躬盡瘁,死而后已”的蜀漢丞相,他所昭示的生命姿態(tài),...

跳轉到